滴滴出行(原名:滴滴打车,Didi Taxi)是由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站式移动出行平台,于2012年9月9日上线。它涵盖出租车、专车、滴滴快车、 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出行和运输服务。2021年6月30日,滴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一、核心动力总成技术演进路线)驱动电机:从永磁同步到轴向磁通的技术跃迁 技术趋势①:200kW+超高功率密度平台普及 特斯拉Model S Plaid搭载的碳纤维套筒转子电机已达250kW峰值功率,体积功率密度突破6kW/kg
全息信息娱乐服务为乘客带来更舒适的出行体验蔡司将其全息显示技术应用到公交和火车的车窗系统中,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蔡司的全息解决方案可用于智能应用,现已进入市场准备阶段。今年,全息透明显示屏首次作为接近量产的原型在交通领域亮相,这是与交通领域的全球系统供应商HüBNER集团密切合作的成果
来源 新经济观察团旗下毕读财经 作者 彦页 近两年,伴随国内网约车赛道竞争白热化,相关企业纷纷开始转战港股融资。继嘀嗒出行、如祺出行先后于2024年6月、7月完成港股上市后,曹操出行也在近日更新了招股书,再战港交所
导语 Lead Robotaxi是当下比较热门的领域,无论是在国内慢慢的开始运营的以萝卜快跑为代表的本土势力,还是特斯拉刚刚在美国发布的Cybercab,都预示这个赛道未来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0月22日,滴滴无人驾驶宣布,已完成C轮2.98亿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广汽集团领投,滴滴参与。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大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投入,加速推动首款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量产车落地。事实上,自去年开始,广汽集团与滴滴无人驾驶的合作逐渐深入
近期,市场上关于小鹏汽车最新推出的MONA M03车型的订单情况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一些传言指出,该车型的订单中,网约车公司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引发了外界对于小鹏MONA M03市场定位和目标花钱的那群人的诸多揣测
作者 褚万博 编辑 章涟漪 如祺出行IPO之路,最终在7月10日早晨画上句号,正式在港股开盘交易。股票定价35港元/股,最终,如祺出行正式发行3000.48万股,其中香港发售180.43万股,国际配售2820.05万股,市值超70亿港元
作者:潘妍 出品:全球财说 “汽车狂人”李书福又开始冲刺第10家上市公司。 近期,共享出行平台CaoCao Inc.(以下简称:曹操出行)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广发融资(香港)为联席保荐人
受电动汽车补贴退坡、充电设施不完善等影响,欧洲市场电动汽车需求疲软,消费者逐渐转向混动车型,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3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增长0.7%,而纯电、汽油车和柴油车销量均出现下滑
随着车辆电气化的稳步发展、微出行方式的持续增长、无人驾驶技术的深入探索,以及生成式AI在出行领域的多方尝试和应用,全球移动出行市场继续变革、发展。 但依然不可避免面临一些挑战:欧美主流汽
小米与保时捷心有灵犀。 2011年8月,第一代小米手机发布时,小米集团CEO雷军表示,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每个人的审美都不同,小米不要求每个消费的人都喜欢小米手机的外观设计,但希望能做到让每个消费的人都不讨厌
小鹏汽车要进入网约车市场了?作者刘亮编辑趣解商业近日,小鹏汽车(发布了2023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务数据。从营收来看呈现涨势,小鹏汽车2023年营收306.8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汽车板块营收280.1亿元,同比增长12.8%
2024年的3月下旬,小鹏汽车,正在遭遇15天前发生的理想MEGA 时刻。 先是2023全年财报发布,成绩好于预期,小鹏净亏损103.8亿元,比华尔街预期的117亿,少亏了13亿元,让人见识到了王凤英的威力,最终当天的港股股价终于止跌微涨,这和理想的轨迹相同
小鹏汽车于北京时间2024年3月19日长桥港股盘后、美股盘前发布了 2023 年四季度财报。来看关键信息: 1)“小惊喜“的毛利率:卖车业务毛利率不仅实现公司目标的转正,达到了4.1%,超出市场预期1.9%
近日,嘀嗒出行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主板上市申请,中金公司、海通国际及野村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这标志着嘀嗒出行在智慧出行领域的持续深化与拓展,也体现了市场对嘀嗒出行发展前途的充分认可。嘀嗒出行自创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
奇偶派(jioupai)原创 作者叶子、光尘 编辑钊 图源:图虫创意 程维下车,何小鹏接过了滴滴的“方向盘”。 8月28日,滴滴出行宣布与小鹏汽车合作造车。而小鹏
来源深蓝财经 撰文杨波 11月27号晚间发生的系统大崩溃,再一次将滴滴推到风口浪尖。滴滴先后4次致歉,并拿出真金白银的补贴试图“平息”用户的怒火。然而,今天的优惠券领取
最近,广汽昊铂Hyper SSR、比亚迪仰望U9、极氪001 FR等不少国内自主品牌车型都将定价对准百万元以上,向着更高端的市场探索。在此情况下,成立之初就笃定选择60万—80万元小众豪华纯电市场的高合汽车,却开始布局布局B端市场
文:谈擎说AI 如祺出行对于在广东以外的朋友而言,可能并不太熟悉。 但正是这样一位2019年6月上线月才刚完成A轮融资的网约车玩家,今年8月份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冲刺IPO
从8月底的官宣合作,到11月正式敲定,小鹏收购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资产一事,进行的无比顺利。 11月13日,小鹏汽车在港交所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收购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的首次交割已于11月13日发生,首次交
11月8日,总部在德国魏茵海姆的全球技术集团科德宝于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再度成功举办“科德宝集团创新与技术峰会”,并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进行了合作签约仪式。
本届进博会,科德宝集团以“新动力,新旅程”为主题,亮相汽车展区(2.1 C4-002),将带来众多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产品和可持续解决方案。
电动汽车作为未来出行的主力军,以其零排放、环保节能的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截至2023年10月,权威市场调查与研究机构Canalys公布出的最新数据指出——2023年上半年全球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高达49%,达到620万辆,其中中国大陆市场更是占据了55%的市场占有率,销量高达340万辆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10月12日晚间,广汽集团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公司董事会已经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滴滴无人驾驶公司的议案》,广汽集团旗下子公司广汽资本携手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按同等比例共同出资设立规模不
近日,滴滴在与多家投资机构的沟通中透露,未来三年,其中国出行业务的日单量增长目标为:2023年计划增长 45%,2024年、2025年每年分别增长10% -15%,并有望在2025年冲击4000万单的日单量
作者:苏杭 出品:洞察IPO 2023年4月到7月,广州南沙、北京亦庄及上海浦东先后批准了首批“车内无人”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无人驾驶商用车进入快速发展期。 近日,在广州
撰文冷泽林 编辑吴先之 9月12日,“遥遥领先”的口号再次回荡在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新M7发布会上空。 口号虽同,但性质却发生了变化,新M7是问界品牌成立以来的首次独立的汽车发布会
监制何玺 排版叶媛小鹏汽车越来越有看头了。前不久,小鹏汽车宣布与滴滴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将采用股票增发形式,收购滴滴旗下的智能电动汽车项目。预计到2024年,小鹏汽车将依托这次收购的技术和资产,向市场推出具备全自动驾驶功能的A级车型“Mona”
小鹏扩大朋友圈小鹏汽车的野心,再也藏不住了。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小鹏先后牵手大众以及滴滴,朋友圈快速扩大。8月28日,小鹏汽车与滴滴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将携手打造定价15万元左右的A级智能电动汽车。图片来
车市一直很热闹 作者 金刀 编辑 G3007 谈到中国车市,离不开新能源车;一谈到新能源车,就一定绕不开特斯拉。 关于特斯拉的各种话题,向来是争议不断,已形成了车粉和车黑,并且一部分好事者喜欢和另外的品牌相互攻击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8月车市的话,那一定就是“不平静”,虽然说8月是汽车市场的传统销售淡季,但是各家车企对市场的争夺可并未减弱半分,新车接连上新,又是价格接连下探,可以说在9月、10月这个车市旺季之前的开幕战,打的是异常精彩,那么8月的新能源市场有何亮点?我们大家一起来看
出品 子弹财经作者 晓晓编辑 方芳美编 倩倩审核 颂文最近,车圈出现了一条“炸裂”的新闻,滴滴和小鹏官宣了双方的合作。根据官宣内容,滴滴将向小鹏出售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
及时止损的滴滴能否走出焦虑? 54.23亿元的交易,让滴滴近三年的投资及时止损。 8月28日,小鹏汽车宣布以最高54.23亿元的总价收购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并携手滴滴打造A级智能电动汽车,项目代号“MONA”
作者:木清,编辑:小市妹 2023年8月18日晚,如祺出行(全称:广州祺宸科技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滴滴甩了包袱,但压力并没有轻多少。程维和何小鹏牵手,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一致认为,这是一场双赢的联姻。一方面,小鹏汽车没有动用现金流,以增发股票的方式获得滴滴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附加通过滴滴曲线进入网约车、出行市场,这是一块相当大的蛋糕,为不少车企贡献了相当大的销量
作者褚万博 编辑章涟漪 在官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与小鹏合作后,滴滴终于在汽车产业的价值链上,找到了,或者说,找回了自己的身位。 卖掉重资产,重新瘦身之后的滴滴,下一步的故事虽然还没有全貌,但在小鹏的官方表达里,我们也可以嗅到一丝蛛丝马迹
文/方亦 编辑/周雄飞 继大众汽车后,小鹏汽车与滴滴出行也牵上了手。 近日,小鹏汽车和滴滴出行在港交所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双方已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小鹏汽车计划收购滴滴智能汽车业务资产,这中间还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辆设计的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
秘密造车两年后,滴滴选择了中途“跳车”。8月28日,滴滴与小鹏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以最高对价约54.23亿元的价格,出售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资产接收完成后,小鹏汽车将打造代号为“MONA”的A级智能电动汽车,预计将于2024年进入量产阶段
这两天的车圈大事儿莫过于8月28日,小鹏以最高58.3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54.23亿元)收购滴滴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 滴滴不造车了?还在持续亏损的小鹏汽车这次如此大手笔,是又有什么
小鹏接了滴滴的盘。 重新回归大半年后,滴滴和小鹏走到了一起。 今日早间,小鹏汽车在港交所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将以最高58.35亿港元(7.44亿美元)的总价收购滴滴智能汽车开发业务,包括研发能力和相关资产,并同时与滴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